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力资源   →   团队风采 →  正文
积蓄能量 绽放夺目光芒——记一院临空部系统仿真QC小组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25年02月12日    字体:【】【】【

前不久,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临空部系统仿真QC小组的一项成果从国内外约1000支团队中脱颖而出,喜获2024年国际QC发表赛金奖。喜讯传来时,系统仿真QC小组成员回忆起一路走来付出的种种努力,十分感慨。

2022年3月,系统仿真QC小组成员李明俊和崔颖函发现一预研项目的仿真计算与项目的运行周期难以匹配,于是针对科研任务中“推演仿真试验效率亟待提升”的问题,开展质量提升研究,在逐条梳理、深度剖析后,终于在10个对工作周期有影响的潜在原因中定位了两个主因。

随后,临空部系统仿真小组通过改进试验数据采集机制,实现了多个仿真关键技术环节大幅度优化。经过一年的探索,该部成功将这一方法应用于科研生产项目,有效提升了推演仿真与效能评估验证的工作质量,将研制周期缩短了一半以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看到推演仿真计算的质量、效率取得了显著提升,李明俊和崔颖函开始考虑如何进一步应用推广相关成果。此时,组里的前辈提醒他们:“你们可以考虑参加国际QC发表赛。咱们单位有成熟的比赛经验,会给你们提供专业的指导。”

原来,临空部近年来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工作,鼓励群众性质量改进活动,不断挖掘科研生产中创新性质量改进成果,力求提升全体员工的质量改进意识,助力科研生产高质量发展。

在临空部质量技术处的组织下,该部各专业领域专家组成了“质量专家团”把关参赛内容。同时,质量技术处还邀请往届国际QC发表赛金奖得主,提出专业的意见与建议,传授汇报材料、演讲效果、答辩技巧等方面经验。

系统仿真QC小组的报告约3000字,演讲过程中,演讲者必须全程脱稿,在严格限定的时间内用英语表述,难度很高。李明俊和崔颖函暗暗捏紧拳头:“一定不能带着问题去国际发表。”他们严格对标评价规则,逐字逐句潜心打磨,从恪守标准到创新形式,从雕琢语言到塑造台风,从一开始磕绊读稿到后来流利脱稿演讲,进步有目共睹。针对现场问答的环节,两人还模拟问答情景,对专家可能关切的问题事先进行了详细的准备,最终在国际化的舞台上稳定发挥,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的细致和高标准。

获得国际QC发表赛金奖的消息传来时,系统仿真QC小组的成员们感到非常自豪,这份荣誉既是对临空部质量改进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他们继续提升科研生产质量的鞭策。不断实施质量改进和优化举措,积极推广质量技术方法的应用,牵引带动领域发展,年轻的他们一直在路上。

魏悦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372291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