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力资源   →   团队风采 →  正文
匠心报国铸就蓝天利剑——记十一院谢文胜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25年05月19日    字体:【】【】【

在航天科技集团十一院,提起谢文胜技能大师工作室,大家就忍不住点赞、关注、好评“一键三连”。工作室以“传承、创新、务实、奉献”为信念,用双手托举“彩虹”翱翔,用匠心在无人机技能和技术创新的画卷上书写着忠诚。

近日,工作室迎来高光时刻,被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成为十一院首个国家级技能人才培育高地。

战火淬炼的“金刚钻”

“作为一名党员,只要祖国需要,再危险也要冲!”这是工作室带头人、全国技术能手谢文胜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彩虹无人机保障任务中,谢文胜19次赴多个国家,参与400多次无人机飞行保障工作,保障飞行50多万公里。

他曾主动请缨,身着十几公斤的防弹衣,带领维修小组穿越危险区域,开展抢修工作;他也曾在40摄氏度高温的环境里,连续奋战31天,解决动力故障,令用户由衷赞叹“中国工程师的胆识与技术,堪称教科书级别”。

毫厘之间的创新革命

在无人机总装车间,工作室研发的“非金属材料特殊形面开孔工装”正创造着效率奇迹,原本耗时较长的无人机蒙皮特殊位置开孔作业,如今仅需10分钟。

“这些工艺装备就是我们攻坚克难的‘秘密武器’。”对工作室的50余种自研工装,谢文胜如数家珍。

从填补彩虹无人机总装工艺空白的首套《无人机总装工艺规程》,到获得国际发明金奖的模型测量多用正弦规,再到主导制定集团公司无人机紧固件安装领域力矩标准,工作室累计取得65项专利,其中34项为第一发明人专利。

薪火相传的人才矩阵

独行快,众行远。工作室先后编写专业培训教材、讲义33项,围绕产品全寿命周期维护需求,通过分层递进式培养路径,系统培育涵盖钳工、机务保障等技能人才,以及机械设计、工艺设计等专业技术人才,形成覆盖装备维修保障全链条的复合型人才梯队。

自2016年成立以来,工作室已培养300余名技能、技术骨干,其中4人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12人成长为总装工艺师。工作室还无偿捐赠了自编教材《装配钳工实用基础理论》,助力行业人才培养。

制度沃土滋养创新之花

工作室能取得一系列成绩,离不开十一院人才强企战略的支撑。

十一院将技能人才培育纳入全院战略,近年来先后出台了10余项关于技能人才和工作室建设的制度文件,在技能工作室统筹规划、设施配备、经费投入、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该院每年设立工作室专项经费,单列技能竞赛和技术攻关基金,设立院长特别奖等物质奖励和荣誉奖励,鼓励和激发各类创新工作室不断涌现。近几年,该院获评北京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丰台区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7人次获全国技能大赛前10名,8人次获北京市技能大赛前10名。

所有匠心,终成利剑。获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既是对工作室深耕航天制造领域数十载的认可,也为低空经济时代无人机技能人才培育树立了标杆。

未来,这支“蓝领铁军”将不断提升无人机产品生产制造和服务保障能力,锻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蓝天利器,让中国智造的羽翼掠过星辰大海,在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华章。

吕加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372291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