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集团要闻 →  正文
航天科技集团女科技工作者积极响应 “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号召侧记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25年03月21日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激励广大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巾帼智慧和力量。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7万名从业人员中,女科技工作者占全体科技工作者的30%,女性技能人才占全体技能人才的近1/4,女性管理人才占全体管理人才的近半数。女性正在各细分领域展现她们独有的创新与活力、智慧与力量。

2021年4月24日,全国妇联、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在京联合启动“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在这近4年里,集团公司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将号召付诸实际行动,多位女科技工作者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在建设航天强国的道路上,她们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重大工程的攻坚要塞,她们扛起责任担当

一副柔肩担重任,巾帼力顶半边天。在重大航天工程任务中,女科技工作者精益求精,用行动证明初心,为航天事业发展扛起巾帼担当。

2024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20年来,探月工程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持续攻关,在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工程实践、成果转化、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走出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测之路,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为人类探索宇宙空间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条月球探测之路上,处处都是女科技工作者的身影:嫦娥六号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八院张玉花把中国式浪漫写进国家重大工程,她说:“‘探月’‘探火’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民心中很浪漫的事情,这个过程需要航天人用严慎细实的态度去一步步扎实做好。”九院13所王冬梅助力各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完成近400次飞行试验,圆满完成探月工程重大科研任务。五院总体设计部盛瑞卿带领团队,针对月球背面采样提出了高可靠的自主采样方案,实现了高效高可靠月背采样封装……

自2023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以来,空间站在轨运行稳定、效益发挥良好。其中,不乏女科技工作者为此做出努力:作为新时代空间站“粮草官”,五院总体设计部夏侨丽研究提出了面向航天器研制与运行全周期的备件规划与管理等方法,在空间站有限存储空间内实现了关键物资的“应有尽有”;五院510所孙迎萍负责子系统保障发射和飞行成功及在轨遥测判读保障,完成了历次航天员出舱连续监测任务,有效支撑中国航天员连续出舱9小时的世界纪录,直接保证了航天员出舱时的生命安全。

她们扎根一线,为重大工程打造当之无愧的“金牌火箭”。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的中继卫星“鹊桥”由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型火箭的总设计师正是今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的冯淑红。作为总师,她始终奋战在任务第一线,带领团队先后攻克运载火箭多星发射任务复杂构型的多项难题。由她担任总师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曾创造我国“一箭41星”多星发射纪录,以“发发成功”成为当之无愧的“金牌火箭”,为我国的重大工程保驾护航。

在自主创新的前沿阵地,她们勇攀科技高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集团公司的女科技工作者响应号召,她们在自主创新的前沿阵地潜心研究、勇攀科技高峰。

巾帼能顶半边天,她们为突破“卡脖子”技术奋力向前。面对新型动力领域的“卡脖子”难题,一院10所巩帆在工作中紧跟新型动力领域发展方向,突破传统思维,积极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研平台研制。作为工作在航天传感器领域的女科技工作者,四院44所姜鑫始终以“让中国传感器不再受制于人”为使命,突破技术壁垒,为大国重器装上感知宇宙的“中国神经”。九院704所李静作为星载激光器技术开拓者,十年攻坚突破技术壁垒,支撑704所星载激光雷达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中国乐凯郑云霞专注于新型显示用关键光学膜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不断攻克光学薄膜的“卡脖子”技术。

“巾帼不让须眉”,她们让中国技术领跑世界。六院11所杨飒参与了多项世界级大推力液体动力的设计与研制,攻克了多项世界性难题,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四院401所卫莹在故障诊断、声学测量、机器学习等方面有深入研究,开辟了发动机运动学测量与建模新领域,填补多项测量技术的空白。六院西发公司刘赫针对发动机上一核心部件,独创了一种加工技术,确保发动机高效稳定、可靠工作,解决了行业难题,获得了国际专利。

在技术攻关的科研滩头,她们发挥专业特长

历史和实践证明,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肩负“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重要使命,集团公司的女科技工作者立足本职岗位,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勇立技术攻关的科研滩头。

在基础前沿领域,她们敢于变革,不断缩小我国相关领域技术与国际领先技术的差距。在发动机动力基础领域,创新院先进材料与能源中心的薛薇积极跟踪动力领域国际发展形势,并针对航天动力基础共性问题开展跨维度多学科动力系统全过程仿真,实现从“传统设计”到“预测设计”的变革;在固体发动机领域,四院41所陈晨从事预研技术和管理工作10多年,承担多项背景设备预研或课题研究,突破了多项重大关键技术。

在技术攻关的一线阵地,她们抢占技术高地。六院北京11所赵玲不断探索动力系统焊接工艺,确定和固化的焊接工艺参数成功应用于20多种产品的焊接与装配中,全面提高了焊缝的外观质量和焊接强度;十一院3所周宣赤深耕安全监控与智能化无人系统研发10年,致力于探索提升航天固体推进剂装药生产的本质安全技术与方法,研制出适用于航天固体推进剂生产工况的高端智能化系统及装备。

推进技术产业化,她们责无旁贷。一院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可靠性与标准化研究中心的13名女职工聚焦用户需求,开展多项可靠性技术课题,深入用户一线,围绕用户关切问题开展可靠性技术研究和软件工具开发等工作,配合用户完成产品质量性能评估专项任务,获用户高度认可。作为公司卫星遥感应用服务市场开拓的骨干,中国四维杨海霞带领团队扎根智慧水利领域,将卫星遥感技术与数字孪生、智能感知深度融合,运用于公司智慧水利赛道首个项目——大汶河项目,实现了智慧水利赛道的“开门红”,为遥感技术在水利领域的深度应用树立了标杆。

在人才培养的育人前线,她们注入女性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集团公司的女科技工作者积极响应号召,在人才培养的育人前线,她们注入了专属于女性的智慧。

她们爱岗敬业,努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十二院褚鹏蛟注重薪火相传,通过“实战+培训”新人培养模式,带出能打硬仗的知识产权分析巾帼团队,让多名90后快速成长为业务骨干;九院771所董利利作为技能骨干,通过制作系列视频和13份标准、15份作业指导书,将经验予以固化、传承。四院刘宁创新工作室专注于航天先进复合材料领域,女性成员占比73.6%,女博士占比62.5%,承担了10余项国家重大和重点项目,受理授权专利30余项,以女性的坚韧和智慧,撑起固发新材料领域的“半边天”。

发挥“她”力量,工会在行动。航天软件工会持续深化“服务+激励”双轮驱动模式,通过完善职业通道、强化权益保障、优化文化生态,为女性科技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四院401所工会聚焦女职工岗位建功,不断强化“竞赛成长”路径,启动她创“科技赋能”、她秀“岗位赋能”行动,开展女职工岗位技能培训、专项劳动竞赛及以技术革新、小发明等为主要内容的“五小”活动,挖掘内在潜能,在干、练、比的实践中激发女职工的劳动热情及创新活力。

在保障服务的基层一线,她们弘扬航天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公司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将航天精神和航天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坚持技术传承与精神传承并重,在工作和实践中,不断为航天精神增添注脚。

向上向善,她们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个个航天梦。为了解决航天职工的后顾之忧,一院航天幼儿园的董彩伟、屈淼两位院级劳模全身心投入到航幼事业中,呵护和照料着航天人的孩子。一院特车-519厂行政保障中心吴静为了丰富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依托航天文化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大型活动,在“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中,她展示精彩的实验,激发幼儿科学好奇心。此外,航天幼儿园的女教师们通过开发推广幼儿航天科技启蒙系列教材,研发推广钱学森教育工程项目,强化航天启蒙教育特色,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个个航天梦。

思想启迪,她们为弘扬航天精神奔走。一院14所成立了一支由女航天工作者组成的“科创课程博士团队”,她们定期走进校园,与孩子们进行互动交流,为他们解答航天科学疑问,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四院7416厂计量组在工作之余,为新疆留守儿童编织爱心毛衣,前往乡村学校开展航天科普、爱心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

贴心暖心,她们为女职工“向上生长”添砖加瓦。秉持为女职工构筑良好精神家园的理念,六院长动集团科技工会女工主任李娉创办了读书漂流活动、阅读分享活动、读书开盲盒活动等,影响和带动科技女工作者“向内生长”,“向外绽放”。五院航天东方红工会设立心理热线,开展心理知识培训和心理团辅等活动,为女职工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缓解她们工作和生活压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需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妇女的作用不可替代。未来,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集团公司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将接续奋斗,为加快推动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定前行。

(王欣婷)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372291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