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新闻 →  正文
航天科技七院七部产品装药算法诞生记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24年08月21日    字体:【】【】【

在航天科技集团七院七部动力室门口,“飞天巡洋 动力先行”几个字格外显眼。每天上下班,大家就从这几个字下穿行而过,对于这个“老朋友”的存在,大家早已习以为常。然而,对于青年设计师们来说,总是要在经历风雨之后才有自己的体会。

多一些不问意义的探险

“3年前,我刚入职七部,对室内的主营业务,认知只停留在《航空航天概论》这门课上,很多东西都要重新学习,好在有师父和同事们的热心教导,才顺利渡过难关。”该部一项目负责人小刘回忆道。

在逐渐熟悉了工作内容后,小刘接到了项目任务。那时,作为一名航天新兵,他还没有完全明白肩上的责任与重担。入职还不满一年的他,就开始承担七部一项目的初期论证工作。

方案论证涉及的知识面之广,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掌握的。所以在最初阶段,他的方案往往质量不高,经常需要有经验的同事修改指导才能顺利提交。在一轮又一轮的迭代论证中,方案也逐渐向着越来越优的方向完善。“我的专业知识也是在这个时候建立起来的。”小刘说。

大约一年后,该项目论证工作也来到关键期,方案已达到较优的状态——除了始终存在一个“瓶颈”问题。对此,小刘和项目队员钻研了好些日子,却始终无法解决,大家似乎陷入了传统装药设计的困境。为解决这个难题,团队采用了全新的装药形式,这就意味着要推翻之前所有的方案从头开始,这对小刘和团队来说,无疑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争分夺秒突破“瓶颈期”

面对项目论证紧张的周期,即使利用上晚上与假期的时间,留给团队的时间也不多。空荡荡的办公室里,除了键盘的敲击声和哗哗的翻书声,再无声响。

几日下来,小刘和团队想了许多方法,但都在周期短与准确性无法验证的纠结中放弃了。那段时间,经常看见小刘与专家韩老师一商量就是好几个小时。最终,困扰团队很久的问题被顺利解决。“将结果发出后,终于可以好好睡一觉了。”小刘说。

试验当天,小刘双手紧紧拽着衣襟,眼睛盯着大屏幕,心中不免紧张,毕竟是第一台自己参与设计的产品。试验成功的一刻,他兴奋地手舞足蹈,连连挥拳。

虽然产品的论证设计工作告一段落,但有些计算方法没有进一步推进,还是留下了些许遗憾,这也是小刘继续深入探索的动力。

虽然有了获取数据的方式,但该方法使用起来繁琐,试验结果也显示精度有欠缺。因此,在产品研制的过程中,他一有时间便投入计算研究中。渐渐地,他的草稿纸上逐渐浮现出算法的核心原理。之后,他没日没夜地在电脑前调试代码,在遇到技术难题时就咨询室内专家,计算程序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趋于完善。

在“运行成功”弹出的那一刻,小刘的脸涨红得像个孩子。“仿佛在做梦,真的解决了算法问题!”小刘惊叹道。

此时他才恍然大悟:“‘飞天巡洋 动力先行’是一项项技术的积累。作为青年员工,只要不断深入专业,积极推动项目,也能为专业发展、强院建设积聚磅礴力量。”

刘逸帆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