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新闻 →  正文
航天科技七院七部数仿室数字化技术团队攻坚侧记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24年12月25日    字体:【】【】【

在航天科技集团七院七部,数仿室数字化技术团队肩负着七部完成数字化转型的重任。团队成员从各个研究室汇聚而来,他们勇往直前,共同绘制以数字化建设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蓝图。

没有干不成的事

“在进行数字化建模前,我们一定要吃透标准化文件中的建设要求,这样才能有助于模型置信度的提高。”这是数字化技术团队组长熊博士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他除了负责带领团队建立项目数字样机功能模型实现对系统架构、行为和关键参数的模型化表达以外,还要确保项目数字样机3.0中的运行仿真模型顺利交付。

目前,数字模型体系已实现七院内数字化设计闭环验证,有力支撑了七部研发设计数字化转型和产品数字化交付。

团队成员遇到难题时,第一时间便是向组长寻求帮助,他对数字装备建设重要文件中的要求定义及更改可谓信手拈来,问题也总会迎刃而解。“有这么令人安心的博士组长带头冲锋,团队的数字化工作哪有干不成的道理!”队员们感慨道。

自研平台是腰杆变硬的底气

为实现七部项目研制由“基于任务书文档”的传统设计模式向“基于在线协同”高效设计模式转变,大幅提升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的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应运而生。

铭哥是该平台的负责人,从平台建设开始到目前进行到第9轮迭代测试,他全程参与,从无缺席。“只有将之前对用户需求识别不准确、系统设计不合理和不满足设计师习惯等一系列风险提前释放,才能真正打造出适合业务的好用又管用的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铭哥说。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迭代测试,“砺箭2.0”快速设计软件及“锐箭”多学科优化软件在团队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

“软件可将常规方案设计时间由原本的3人2天~7天缩短到1人2小时以内,节约了95%以上的论证和设计时间,极大提高了设计效率。”铭哥言语中流露的自豪感,想必为自己的劳动成果倾其全力、费尽心血过的设计师都能体会。

化身钻研代码的“程序猿”

随着试验任务增多,数据分析工作变得繁重,为提升设计师数据分析工作的效率,团队的杰哥接下了开发“慧箭”试验数据分析工具的艰巨任务。整个工具开发过程中,总能听见杰哥工位传来噼里啪啦的键盘敲击声。

“目前工具的数据读取速度显著提升。”清早刚迈进办公室,就听到杰哥兴奋地向同事们讲述他的战果。

工具开发完成后,杰哥便投入到推广应用中,收到设计师对工具功能反馈意见,就飞速跑回自己的工位,查找问题,调试代码,更新版本。“慧箭”试验数据分析工具的日趋成熟,也将助力后续项目数据分析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开展。

“数字化技术是时代孕育的新种子,只有紧扣时代脉搏,用新生技术赋能装备研制,才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动七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数仿室负责人如是说。

单楠 向秋月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372291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