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新闻 →  正文
航天科技七院七部项目动力系统团队攻坚侧记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25年02月11日    字体:【】【】【

产品研制的道路常伴艰难险阻。近日,航天科技集团七院七部一项目动力系统团队刚刚经历了一场极具挑战的考验。面对3个接连而至的质量问题,经过日复一日的攻关,七部动力系统团队终于打赢了这场攻坚战。

康庄坦途驱驰急

险壑危沟忽相逼

几个月前,伴随着最后一发发动机产品试车试验的结束,小智在确认试验曲线正常后,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本阶段的三次地面试车终于全部完成了!”然而,就在队伍还沉浸在可以按部就班地开展后续工作甚至提前交付产品的欣喜中时,前方突然传来消息:“有一处材料碳化严重!”

望着眼前本应平整的材料上烧出的多道“沟壑”,大家的神经瞬间紧绷起来。

“产品性能数据虽然正常,但是要确保项目万无一失,每一个异常点都不能轻视!”大家认为,虽然该项目发动机设计充分继承了过往项目中的成熟技术,但是眼前的现象却从未遇到过,必须搞清楚原因,防范潜在风险。

“小安、小坤,你们发挥专长,进行计算,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韩老师和小冬负责产品的质量复查工作,小豪负责跟进数据测试工作。”研究室领导迅速明确分工。随着一道道指令下达,团队成员们纷纷行动起来。

前路又遇悬桥断壁

步履维艰更增焦急

单个问题的出现已令队伍心急如焚,偏偏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结构内部出现裂纹。”“这里发现脱落。”望着传回来的多媒体记录,大家只觉得身上压着一座大山,前路艰难险阻、步履维艰,团队成员们在相互对视间,眼神里满是无奈与焦急……

“产品研制的道路,哪有一帆风顺?大家要打起精神,直面困境。”“问题出现,就是技术没吃透。有问题就得解决问题!”彼时正值国庆,街头巷尾红旗飘扬,欢声笑语不断,而七部大楼的办公室里,随着一个又一个可能的原因被抛出、一次又一次仿真与验证、一场又一场讨论与分析、一轮又一轮推翻与重复,团队成员们一直扎根在岗位上不断努力……

直面艰难迎逆旅

众志成城破僵局

虽然团队已倾尽全力,但问题解决得还是不够快。眼看着后续试验的时间逐渐逼近,而问题分析已然遇到瓶颈,研究室领导再次协调室内优势力量加入团队。

小马哥主动请缨,分担重任;研究室所有专家齐上阵,与团队一起开展头脑风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大家分工明确,计算、思路分析、报告编制3项工作齐头并进,分秒必争。

这边,计算机模拟着复杂工况飞速运算,屏幕上前处理、计算、后处理画面来回切换;一旁,专家们向外部单位学习相关经验后围坐讨论,在激烈的争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那边,键盘敲击声不间断,队员们及时将工作成果整理汇总。

面对日益紧张的研制周期,小智前往外协厂家检查产品生产记录与多媒体记录;小昊每天与外协生产厂家沟通产品生产细节;小冬、小晗与小豪不停地处理着庞大的数据……无数个日夜的艰苦奋战,团队在僵局中苦寻出路、在迷茫中咬牙坚持,过程的艰辛如荆棘扎身,可没人轻言放弃。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虽然会历经艰难,但我坚信我们是一支优秀的团队,我们一定要挺到最后,我们终将战胜一切困难、迎接胜利的到来。”室领导的鼓励坚定了每个人的信念。

终于,经过连续70多个与泡面、明月相伴的夜晚,3个问题逐一定位了具体原因,找到了解决方法,落实了改进举措,产品使用风险得到了控制,问题完成了闭环。

一次次问题攻关背后,蕴含着航天人齐心协力、奋进拼搏的汗水与执着。七部动力系统团队必将砥砺前行、奋力前进,为后续项目研制的成功保驾护航,以实际行动书写航天强院新篇章。

林冬 上官子晗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372291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