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04所以开展QC小组活动为抓手,不断增强员工质量意识,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该所“开拓者QC小组”针对日常科研生产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和相关方需求积极开展改进创新活动,先后3次获得航天工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2次获得全国质量管理小组称号,1次获得国际ICQCC金奖的荣誉。
图为小组成员正在进行零件加工。 杨天利 摄
打造质量文化,夯实质量管理基础
704所持续打造先进的质量文化,促进QC小组成员统一思想、质量意识和价值观,实现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坚持领导带头支持,坚持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形成合力。
多年来,“开拓者QC小组”通过质量教育培训、员工相互学习交流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QC小组持续改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营造了良好的质量活动氛围,增强了成员的质量意识,参与改进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能动性,为QC小组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遵循PDCA循环,持续推动质改活动
在开展QC小组活动时,“开拓者QC小组”坚决遵守《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总则》要求,按照科学程序开展活动,严格遵循PDCA循环程序,基于客观数据、信息等事实,应用统计技术,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面对一雷达产品“天线壳体”零件加工质量不稳定、合格率较低的现状,小组结合生产实际状况,开展了一系列的QC小组活动。首先,利用分层法对过去产品质量进行了现状调查,确定主要症结;然后从人、机、料、法、环、测方面确认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合理对策方案,并不断迭代完善加工过程,最终零件加工一次交检合格率提升至95.78%,有效解决了问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推动了产品质量能力提升。此外,小组还将对策表中的有效措施纳入到有关的工艺性或程序文件之中,以便于其他操作人员借鉴使用。
注重创新,提高活动的技术和能力
聚焦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是企业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在开展QC小组活动中,“开拓者QC小组”勇于探索QC小组活动的新模式,加强管理方法、技术方法、制造能力方面的创新,解决实际活动中的难题。针对天线壳体零件的加工,小组用建模仿真分析的方法,控制零件加工中应力、应变的分布;用优化切削参数,以消除铣削过程中的热应力;以数控技术替代传统的电火花加工的方法,并进行宏程序编程提高了加工尺寸精度及生产效率,实现降本增效,提升了核心技术能力,极大地提高了航天制造新质生产力水平。在使用统计工具方面,小组还积极尝试运用多种创新性技术手段,提高质量管控水平。
善于交流总结,加强推广应用
“开拓者QC小组”坚持对QC活动全过程进行回顾,总结专业技术、管理方法和小组成员综合素质等方面不足之处。通过不断交流学习,小组QC活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持续强化QC成果的推广应用,提升技术、经济、社会价值、推广价值4个维度的实际价值。最终,该小组QC项目获评2024年全国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
通过多年开展QC小组活动,“开拓者QC小组”极大地提高了704所产品研制过程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促进企业核心制造能力的提高,实现企业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同时,也提高了小组成员的质量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为夯实质量管理基础,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发展航天新质生产力贡献了力量。
(杨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