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新闻 →  正文
航天科技七院七部型号试验队任务攻坚侧记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25年03月21日    字体:【】【】【

春天已至,人们脸上洋溢着明媚与喜悦。而此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七院七部的一个团队却来不及感受早春的余韵,正在工业区的一处空地紧急装车。他们的目光坚定而有力量,对这群年轻人来说,这是经过一年多的奋力攻坚,即将迎来的一次意义重大的“开拔”。伴着春天的脚步,团队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征程。

用“不服输”对抗“最复杂”

场地上,设计师们正对照清单一项一项核对细节,单子上密密麻麻、事无巨细写了370余项,产品足足装了7个大卡车。晶晶是该项目的平台总体设计师,此刻他在现场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不敢有一丝疏忽。他介绍,该项目是七院有史以来设计最复杂的项目,人员、产品、各类设备的数量都是历史之最,任何一项物品的遗漏都会影响整个试验的进度,所以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打好百分之百的精神。

如此庞大的系统意味着出现各类问题的概率也成倍增加。去年一年,团队总共做了大大小小近50余项试验,一路走来的艰辛可想而知。结构总体设计师子豪对此深有体会,他指着产品外壳的一部分结构说:“去年9月在做测试时,这里突然出现问题,为了不影响进度,整个10月,大家都在加班加点分析原因。那段时间很煎熬,一天到晚大家反复对比论证,但我们不能服输啊,终于在1个月内找到了适合的材料,重新更改了设计方案,在计划时间内满足了试验条件。”

“产品必须眼见为实,工作必须做到严慎细实,这让我们规避了很多颠覆性问题。但也不是不允许犯错,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持永不服输的劲头,团队拧成一股绳一起想办法,我相信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项目负责人喜博表示。

产品返厂过、设备故障过、代码出过错、人病倒过,但项目的整体进度从未被耽误过。为了让产品顺利出厂,大家都铆足了劲儿全力以赴。这次首飞不仅是项目的一个里程碑节点,也是对团队前期工作的一次重要检验。

团结是最大的底气

由于系统庞大,项目团队仅总体设计师就有10多个人。为了保证信息共享,大家约定好在每周五开“碰头会”,特殊阶段里每天都要进行。这慢慢成了该项目团队的一个传统。

“虽然各自有分工,但产品之间关联复杂,如果只关注自己的工作可能会有难以发现的隐患,开会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让大家互通有无,说一下目前的工作进度和遇到的棘手问题,可能自己发现不了的隐患通过交流就显露出来了,从而就能提前规避掉,这也是以往的项目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晶晶说道。

小慧是项目中分管控制的平台总体设计师。去年7月,项目正式进入单机与系统调试阶段。由于采用了全新的通信方式,大家在这方面缺乏经验,配套单位产品供应不上、调试测试人员时间等各种资源冲突,让按计划推进工作面临很大阻力。为了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小慧在调试前结合产品准备情况制定了近50项的调试计划,并实时动态调整,团队每个人都在齐心协力、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持续记录每天的调试进展情况,极大地提高了调试效率。

产品数量多必然会产生极为复杂的数据链路。梁姐、曼吟和子威组成了该项目的数据链小分队,承担着极为重要的通信工作。自去年9月大型试验启动以来,3人就几乎没有休息过,“自己的部分调完了,还要指导配套单位调试,最后再进行系统联调。每天晚上保安来巡逻,我们都还在,就差住在调试间了。”曼吟打趣道,“但大家都没有任何怨言,我们3个也相互支撑。记得有一次,我家人住院了,那段时间梁姐和子威轮流替我顶班,子威更是默默帮我把电脑设备全部配置好,直到我回来打开电脑才发现,为工作节省了很多时间,真是一个不小的惊喜。”

只要团结一心,就能征服巍峨高山。正是因为大家有着一致的目标,不管路上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都能团结协作产生“1+1>2”的效果,他们用实际行动生动演绎着航天精神。

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时节,项目团队踏上全新的征途,阔步前进。他们脚步更加坚定、姿态更加挺拔,向着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全新彼岸,无畏无惧,奋楫笃行。

单楠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372291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