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新闻 →  正文
航天科技四院42所扎实推进安全智慧管控侧记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25年06月26日    字体:【】【】【

创新构建科研生产项目分级安全预警机制,重新划定等级,脱模整形工序完成预警管理提档升级,固体推进剂自动化装药中试线全产线通过制造执行系统下达生产任务和工艺参数,首次实现固体推进剂全工艺流程自动化生产……

近年来,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2所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和智慧安全管控能力”为主题,以智促安,以安提质,扎实推进固体推进剂研发与生产危险源动态辨识等专项安全工作,持续夯实安全基础,筑牢了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智慧预警为生产赋能

“今年,产品事业部各类装药生产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大小批量并存、多类型任务并行、研制与批产并重。为了确保‘十四五’科研生产任务顺利推进,我们创新分级预警机制,系统梳理安全风险,从燃速、安全性能、装药等方面重新划定安全预警清单和级别,科学界定各等级阈值与响应要求,动态监测响应流程矩阵,为安全生产风险精细化管理配上了‘安全哨兵’。”事业部总经理吴世曦介绍。

2024年,42所安全生产部门联合214室大数据设计与仿真中心,为产品事业部嵌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生产智能化和自动化管理平台,持续推进生产工序安全预警体系的提档升级与安全生产的融合应用,显著提升了风险感知与预控能力。

前不久,为完成一项装药验证,214室与产品事业部大力协作,针对潜在的风险场景进行沙盘推演,创新形成“新装药管理模式”,为高危工序资源调配提供了可复制的管理范式。

数智驱动本质安全

面对固体推进剂装药等高风险作业工序,42所以“数字孪生+智能控制”破解人机交互风险难题。

“42所以一个数据中心统筹安全大数据,一套孪生服务系统模拟全流程风险,N个智慧应用覆盖环境监测、设备预警等场景。”安全管理人员朱文博介绍,2024年建成的固体推进剂沉浸式VR(虚拟现实)虚拟培训系统,已成为该所高危工序员工进行实操考核和培训的“数字练兵场”。

最具突破性的成果当属固体推进剂自动化装药中试线。通过制造执行系统来下达生产任务和工艺参数,全产线从最初的称量投料到全工艺流程的十几道工序,率先在国内实现自动化无人操作,让这个“闻虎色变”的装药高危岗位变成了一个“黑灯车间”,从本质上提升安全水平,真正实现了安全变革。

与此同时,42所依托智能化手段,将危险源动态辨识贯穿固体推进剂设计、制造、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的数字管理,新型高能推进剂全部纳入一级预警管理,预研项目装药前必须通过安全定级评审,形成“研发—生产—运维”的数字安全闭环。

体系保障夯实根基

近日,在42所承办的湖北襄阳军工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提升会暨“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上,该所展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标准化作业流程、风险管控效能提升“三位一体”管理体系引起关注。

其中,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地方面,该所将每周班组安全学习制度化,《班组安全学习材料》《固体推进剂行业典型事故案例》等安全教材成为“必修课”。同时,该所组织全员观看警示教育片,提高人员安全意识。

在标准化作业流程方面,该所聚焦分级预警机制应用,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发现—整改—验收”闭环机制,构建覆盖全流程、全要素的风险管控长效机制,实现风险可知、可控。

同时,该所持续提升风险管控效能。从预警机制的“神经末梢”到数字孪生的“智慧大脑”,该所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日益健全,成果逐渐凸显。端午节假期刚过,一条自动化生产线通过三轮假药模拟试验,进一步优化了称重控制程序、生产控制流程,进一步提高了产线自动化视觉识别精度,全面验证了该发动机生产线全流程自动化衔接能力。

“安全管理网络如同精密的齿轮系统。”吴世曦指着产线监控大屏介绍,当前新型推进剂生产线正加速贯通,通过生产节拍优化,预计全流程生产时间缩短近40%,提升产能近224%。这套融合了新质生产力的安全管控体系筑牢了发展底线,释放了产业效能,更成为42所提质增效、攻坚决胜“十四五”的核心引擎。

席玲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372291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