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这段路是‘晴天绊脚石,雨天烂泥潭’,中药材厚朴、山茱萸批量出山难。”8月的一天,陕西洋县华阳镇红石窑村村民白玉鹏拍了拍路沿的排水渠说,“如今航天人铺了‘铁脊梁’,运输太方便了!”
雨后初霁,他踩着水泥路前往产业园,这条1.45公里的硬化路如银链串起800多亩中药材园,更连着航天科技集团定点帮扶陕西洋县第七任挂职副县长张建德的富民初心。
初心不改,牢记定点帮扶为民情怀
2023年5月,四院中天火箭公司的张建德赴洋县挂职副县长。700多个日夜,他以驻地为家,扛起帮扶使命,聚焦主责主业推进工作。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如何用好帮扶资金、打造特色产业、增强经济动能,是他的核心课题。他践行载人航天精神,驱车走遍洋县18个镇(街道),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摸清县域实情——洋县地处秦巴腹地,丘陵山地多、平川少,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大。
张建德深知,因地制宜布局产业是增收关键。他推动航天科技集团与洋县高效协作,依托航天资源,通过“扩基地”“延链条”“提品质”,将特色资源转化为产业项目,让周边农户融入产业链,为群众带来实惠。
星火燎原,破译产业基因密码
“研究所保底收购,合作社给技术,咱只管出力气!”黄家营镇周家沟村,合作社理事长苏小军算起账:航天援建的淫羊藿示范基地,让50名村民变“产业工人”,20余户跟种40亩,明年收益预计翻3倍。
初到洋县,张建德带着集团公司积淀22年的“3+1”模式。经过调研,张建德和苏小军一致认为:乡村振兴,产业造血才是长久之计!
如今,40亩淫羊藿苗在遮阳网下翻涌成翠浪,这背后是帮扶资金转向的成果——产业投入占比从30%提至60%,航天援建资金精准滴灌产业发展。
桑溪镇车间里,红薯加工机械轰鸣,滞销红薯变宠物食品原料;磨子桥镇牛家砭村,烘烤炉飘出醇香,村支书王树安感慨:“去年105万元务工费发给百余人,今年规模扩2成,‘种采烤’一条龙成了真!”
量体裁衣,织就产业发展经纬
“3个月!散养场变花园式肉牛基地,存栏500头,村集体年增收超10万元。”马畅镇野猪沟村支书李建宏笑着说。身后,850平方米航天援建牛舍迎来宁夏牛犊,青储设备、粪污处理系统让养殖场焕然一新。
针对洋县多丘陵山地的特点,张建德为不同海拔镇村“定制”产业路,让土地释放价值。
汉江南岸罗坝村,百亩芦笋破土,冷链车将嫩茎运出。“冷库锁鲜,订单包销,每斤10元不打白条。”村支书翁刚说,139户474人实现家门口增收。
丘陵地带,牛家砭村“千亩烤烟基地”的“种采烤”一体化,破解烟叶霉变难题;桑溪镇红薯加工厂,两条生产线每小时加工3吨红薯,颗粒源源不断产出。
高山间,华阳镇厚朴园与黄家营镇淫羊藿园遥相呼应。杨湾村合作社的猕猴桃挂满枝头,理事长王新华笑称:“航天援建的猕猴桃上市早,每斤多挣3块钱!”山货变“山珍”,秦巴山馈赠成致富密钥。
星河为桥,叩响云端幸福之门
“丰产滞销是乡亲们的心病。”张建德打造立体销网:央企展销会上,洋县有机农产品亮相;“航天员工商城”“团生活APP”上线优质农产品,航天食堂开设洋县美食窗口,获得大家一致好评。
更暖心的是长效机制——供应商让利2%成立分红池。谢村镇、龙亭镇等地分红现场,864名群众共分得41.45万元。
磨子桥镇金土村,航天人工增雨设备为万亩良田“护航”;万米高空,卫星互联让洋县黑米、黄酒通过“云端”走向全国。骆驼项村香菇大棚里,种植户商应忠笑着说:“香菇直供西安餐厅,多亏张副县长搭的电商桥!”
洋县职教中心,新能源汽车专业132名毕业生全进车企,月薪超6000元;方程村新修铁索桥,解决了160户506人出行难题。
张建德日志里,满是“关键小事”:新建卫生室、改造卫生院,方便万人就医;水源项目解决枯水期饮水难题;灌溉工程化解农户烦心事……
民生无小事,他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绣花功夫”破解困局,用民生改善勾勒乡村治理图景,让“小幸福”持续升温。
5月22日,挂职期满的张建德告别洋县。离开前,他到中药材园、肉牛基地、烤烟基地与群众惜别。
秦巴山风吹过产业带,掠过他走过的山水人家。此刻,他眼中既有星辰大海,更有对“朱鹮之乡”的深深眷恋。
(丁根平)